<tr id="1hqr7"></tr>
      <output id="1hqr7"></output>

        <ins id="1hqr7"></ins>
      1. 您現在的位置:刻瓷藝術網 > 藝術視頻
        編輯

        北京刻瓷一鏨一刻:簡單手法練到極致成絕活兒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16-05-21 08:53 來源:原創 作者:本網綜合 編輯:中國刻瓷藝術網 
        摘要 北京刻瓷傳承人周曉明是一名來自山東的美女陶瓷設計師。5月20日,來淄博參加第八屆中國(山東)工藝美術博覽會。


        北京刻瓷傳承人周曉明是一名來自山東的美女陶瓷設計師。5月20日,來淄博參加第八屆中國(山東)工藝美術博覽會。

        在學習過程中,周曉明在自己設計陶瓷上,運用老師教授的北京刻瓷技藝,完成許多作品?!霸诤捅本┛檀杉妓嚨谌鷤鞒腥岁愑啦蠋煂W習后,我才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?!敝軙悦髡f。

        陳永昌是北京刻瓷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。1957年,16歲的陳永昌進入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學徒,師從自己的父親陳智光。一直到2000年退休,陳永昌一直從事刻瓷工作。退休后,陳永昌放不下這門家傳的手藝,依然沒停止創作。只是從“飯碗”變成了愛好,并且絕不出售,也從不主動宣傳。

        陳永昌制作刻瓷的全部工具,主要就是不同型號的鏨子、刻刀、木槌。這把黃楊木的小槌從上世紀60年代用到現在,淺色凹進去的坑是幾十年敲擊形成的。

        刻瓷源于雕玉,最早是用雕玉的工具“砣子”,在瓷器上砣出字形??檀膳d盛于清朝,光緒年間,皇宮里辦了個工藝學堂,相當于現在的工藝美院,里面設有刻瓷科,從南方請來了刻瓷大師華約三,帶20多個徒弟。后來由于社會動蕩,這些人中只有兩個北京人留下了,一個是朱友麟,一個就是陳永昌的父親陳智光。

        兩位老前輩將刻瓷工藝進行了改革。當時,南方是用刻瓷刀“刻”,北方慣用鏨子“鏨”,二老將南北工藝結合,有鏨有刻,形成了“北京刻瓷”這一門派。

        解放后,國家授予二人“老藝人”名號,并安排在剛剛成立的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。那是1957年,陳智光68歲,開始教16歲的陳永昌學刻瓷?!白铋_始什么也沒干,就刻線條,刻一個月,什么時候刻直了什么時候算?!睆拇?,陳永昌再也沒有和“刻瓷”這門手藝分開過。

        2015年3月,北京市西城區組織北京刻瓷、裕氏草編、泥塑彩繪臉譜、戲曲盔頭制作技藝及北京宮毯織造技藝的傳承人,公開招徒。這也是該區首次面向社會招募非遺傳承志愿者,其中前四門手藝始終是行內師徒、家族傳承,從沒公開外傳過。來自山東的陶瓷藝術師周曉明便有幸師從陳永昌大師。

        關注中國刻瓷藝術網微信公眾號
        1
        關鍵詞: 北京刻瓷 陳永昌 陳智光

      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刻瓷藝術網立場。

        如有版權異議,請點擊查看免責聲明

        上一篇:領尚琉璃5月20日與您相約淄博國際會展中心
        下一篇:福泰陶瓷茶藝師祝立娟:品茶隨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