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 id="1hqr7"></tr>
      <output id="1hqr7"></output>

        <ins id="1hqr7"></ins>
      1. 您現在的位置:刻瓷藝術網 > 刻瓷學院
        編輯

        是什么毀了工匠精神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19-12-05 08:52 來源:網絡  編輯: 
        摘要 耐心、緩慢、堅持、少量、精細、極致……說到工匠精神,我們腦海里可能會浮現這樣一系列的詞,一系列聽起來就很美好的詞。其實我們缺的不是工匠精神,而是尊重工匠的精神!

        耐心、緩慢、堅持、少量、精細、極致……說到工匠精神,我們腦海里可能會浮現這樣一系列的詞,一系列聽起來就很美好的詞。其實我們缺的不是工匠精神,而是尊重工匠的精神!

        “勞心者治人,勞力者治于人”一句話毀了工匠精神。做個工人,你兒子都瞧不起你!

        1.jpg

        沒有工匠精神不是現在的問題,而是我們千年以來的文化問題。

        然而,國人工匠精神的缺失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。有果必有因,那么,我們是否有去思考過,造成國人工匠精神缺失的“罪魁禍首”到底是什么?

        2.jpg

        首先,現代人不愿意去傳承工匠精神

        有錢才是成功。我們的成功學,比任何時候都更現實、更勢利、更急功近利!在這種環境下,潛心做手藝的人,得不到社會的關注和尊重,傳承就更顯困難。

        在中國,一個做了一輩子包子的人,即使技藝再如何高超,恐怕也不至于被普通民眾所推崇。因為包子實在太low了……

        3.jpg

        其次,在急功近利的環境下,國人更喜歡投機取巧,而不愿意腳踏實地。

        網紅直播來錢更快,所以大家一窩蜂地去整容做網紅。靜下心來幾十年如一日地鉆研手藝,卻成為了讓人鄙夷之事。國人只要能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徑,就一定不會去走那條積淀成功的道路!

        4.jpg

        再次,現代中國的生活節奏快、生活壓力大,也消磨了“工匠精神”的延續。

        不可否認的是,國人對于手工匠人的重視程度低,能夠靠手藝養活自己的匠人屈指可數。這也導致了工匠精神的傳承困境。歸根結底,手藝人難以賺到錢!

        5.jpg

        第四,沒有相關法律制度的保障,工匠精神根本就無從談起

        有法不依、執法不嚴,市場上到處充斥大量低劣產品,這本身就對工匠精品產生巨大的沖擊。中國不是造不出好的東西,問題是好東西未必能走向市場,因為市場上的不正當競爭太過嚴重。地方保護、價格戰、輿論戰……小工匠想要對抗壟斷企業,實在太難……

        6.jpg

        最后,中國消費環境,也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。

        一是言必稱價格,只要價格低就有競爭力。這樣的環境下,大家只追求降低成本偷工減料,難以保證產品本身的質量。

        二是對產品品質要求低。了解商品出口的朋友都知道,中國99%的工廠對于出口產品和內銷產品實行雙重標準。出口品的質量標準要比內銷品嚴格得多!

        試問,這樣的消費環境下,中國工匠如何能夠硬起腰桿?

        7.jpg

        總而言之,無論是我們的教育、我們的文化,還是我們的制度、我們的社會現實,都在殺死真正的工匠。追究起“罪魁禍首”,恐怕還是文化,沒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圍!

        試想一下,在中國傳統文化里頭,有多少是提倡年輕人去扎扎實實做一輩子的“工匠”的呢?勞心者治人,勞力者治于人,我們的文化所推崇的,永遠是力爭做勞心者而不是踏實做勞力者。從這點上來說,中國工匠精神的復興,還任重而道遠。

        關注中國刻瓷藝術網微信公眾號
        1
        關鍵詞: 工匠精神 傳承 文化

      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刻瓷藝術網立場。

        如有版權異議,請點擊查看免責聲明

        上一篇:深悟佛言 活出禪意
        下一篇:若無文化,何談風雅?